本网讯:(公共管理学院 符广兴 徐欣 报道|摄影 宋丽琼)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其专业知识与技能优势,进一步推动贵州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近日,公共管理学院与共青团花溪区委联合开展“青岩古镇旅游志愿服务与调研行动”,组织学生志愿者组成“小青椒”团队深入古镇一线,以专业视角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用青春力量为古镇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此次活动既是学校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也为青岩古镇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旅游业态提供了高校智慧支持。


活动期间,一群身着统一服装、朝气蓬勃的“小青椒”志愿者们,成为了古镇里一道亮眼且温暖的风景线。他们聚焦青岩古镇主街之外的“背街小巷”,深入解忧小院、寺外茶舍等特色点位,通过实地走访、数据采集等方式,系统分析古镇非核心区域的文旅开发潜力。
“我们发现,背街小巷里隐藏着古镇最原汁原味的风情,里面的建筑肌理和生活气息极具吸引力,但缺乏系统的文创包装。”参与调研的学生杨芸峰介绍,团队围绕“巷子文化线路打造”“微景观改造”“非遗体验植入”“红色文化串联”等方向提出了10余条建议。
在邓颖超母亲于青岩的起居室旧址,志愿者们临时化身红色旅游志愿讲解员。他们认真学习如何以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向游客讲述邓颖超母亲在此生活的点滴,以及背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许多游客在聆听后,纷纷表示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红色基因在古镇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此外,学生们还对旅居小院、传统青岩庭院以及状元府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了深度考察,从建筑风格、文化内涵、旅游开发价值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为古镇如何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我们希望通过‘专业+实践’的组合拳,促使同学们从‘景点打卡’到‘文化解码’,真正让古镇不仅是‘打卡地’,更成为深度的‘文化体验场’”。 公共管理学院带队教师表示,此次活动是学院充分发挥公共管理学科优势,将课堂延伸至古镇街巷,组织学生以“志愿服务+专业调研”双轨模式参与地方发展,实现“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缩影,未来将持续深化与花溪区的合作,让更多学生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增长才干。
此次校地合作以“青年力量”撬动“古镇活力”,既展现了公管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也为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文旅升级提供了 “双向赋能”的创新样本。随着“小青椒”志愿行动的持续推进,青岩古镇正以更富温度与深度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一审:刘正江
二审:杨兆瑞
三审:周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