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西密歇根学院 安妍冰 报道|摄影 卓桂涵)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搭建多元展示舞台,发掘学生主持与表达天赋,活跃校园氛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密歇根学院于11月18日在文津报告厅开展 “承文脉之韵,续青春华章”校园主持人大赛活动。本次比赛由学院团委书记吴靓、学生团委副书记崔玥瑶、宣讲团团长尚德健、宣讲团副团长宋美润担任评委。比赛共分为1分钟自我介绍,3分钟自备文化类主题的主持及2分钟即兴话题演讲三个环节。
在此次比赛过程中,第一位参赛选手陈思竹带来的作品《苗族新声》,带我们走进中国少数民族苗族的世界,从“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到苗绣、苗药、苗银的独特魅力,让我们领略到非遗文化如高奢般的匠心与坚守。第二位选手张睿涵带来的《山的滋味:一坛酸汤里的文明流转》,将酸汤称作“可以喝的族谱”,在守正与创新的碰撞中,诠释了“最伟大的传承藏在平凡日常里”的深刻内涵。第三位参赛选手游好带来的《我们如此热爱太原》,以千年雨声、雁门长城为引,搭配陈醋、刀削面的家乡滋味,道尽对这座城市的牵挂与眷恋。第四位参赛选手牛浩澄带来的《指尖上的非遗·贵州藤甲》,伴着藤甲编织的质朴旋律,诉说着扯藤、编织、泡桐油的艰辛,让我们读懂这项古老工艺防腐防虫、防刀避箭的智慧与坚韧。第五位选手赵诗杨带来的作品《时间的回信》,以温柔笔触串联岁月故事,在时光流转中传递温暖与力量。第六位参赛选手杨博雅带来的《经典永流传》六周年歌会分享,通过《过山》对《早发白帝城》的诠释、《望岳》的歌曲演绎,让我们感受到经典诗词中豁达的胸襟与攀登的勇气。






经过评委们的专业评审与细致打分,最终赵诗杨获一等奖,牛浩澄、杨博雅获二等奖,:陈思竹、游好、张睿涵获三等奖。

此次大赛不仅为热爱主持的学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以赛事为载体,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鼓励更多青年学子以青春为帆,以热爱为桨,在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融合的道路上大胆尝试,用灵动的思维、鲜活的语言、创新的形式,为文脉传承注入青春动能,让青春力量与文化力量相拥共生,书写着新时代崭新篇章。
一审:刘正江
二审:刘文婷
三审:雍新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