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学校首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校园快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快讯 >正文

文法学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师生读书研讨活动启动

2018-10-18 10:28:22 浏览量:

本网讯:(文法学院 杨桃衣 报道|摄影 杨飞艳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乡村振兴的讨论、研究与实践构成了当下中国最为引人瞩目的时代课题。时至今日,民族地区依然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师生对时代重大问题作出回应,落实学校“富民兴黔”的人才培养理念,文法学院民族学团队博士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全体研究生共同举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师生读书研讨活动

10月16日下午,第一次读书研讨活动在文德楼A8310启动。本次研讨会由张中奎教授主持杨经华教授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问题——兼谈台江交密的脱贫攻坚实践主题讲座,研究生杨桃衣作富饶的贫困——台江反排村发展反思的副题汇报。

01.jpg

杨经华从“乡村”与“农村”的区别进入主题。他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中国目前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走向现代化之路的必然要求,是重振乡土价值的必然要求,是彻底解决乡村问题,使乡村从衰落走向全面复兴的伟大的战略选择。在民族地区,族群多样,文化多元,地理复杂,资源富饶,贫困突出。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短板。他提出了民族地区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并指出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不能越俎代庖忽视农民主体地位,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精准扶贫中,政府产业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尊重地方性农耕智慧。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敬畏传统,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尊重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提倡保持小农耕、小农户,慎重推行集约化农业,并推动乡村地理品牌的建构。

杨桃衣对台江反排村经济发展滞后缓慢的原因从民族历史、小农意识、人文素质、自我发展意识、政策等方面出了看法。她认为,反排村目前存在的黑毛猪产业发展遇到困难,村民参与发展致富积极性不高,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充分利用等问题。当地民族存在以从商为耻,且思想较封闭保守,认为“财富是固定不变的”观念,人力资源存在劣势,市场接轨存在障碍等原因导致经济发展缓慢。造成这些问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代的原因。

讲座中,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展开激烈的讨论。李文钢博士就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王进教授就乡村发展道路的选择梁洁博士从人类学的视角就乡村研究应注意的问题霍晓丽博士就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阮池茵博士就经济产权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硕士研究生就乡村振兴主体、乡村价值等问题了看法。评议人陈正府博士作了发言。

贵州师范大学王进教授经济学院孙美璆博士、工商管理学院赵春艳博士等应邀参加了次研讨活动。

据了解,该活动每两周一次,共九次。



【责任编辑:刘正江】
  • 春天的贵财
  • 春暖花开
  • 最美四月:花开校园
  • 旗杆
  • 院士墙
  • 图书馆
  • 校园风光
  • 贵财校门
  • 校园一角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Copyright @ 2017  贵州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党委宣传部网络信息管理科          
校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学城     邮编: 550025     黔ICP备11002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