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法学院 陈静 图文报道)近日,贵州著名文化学者、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联原主席、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顾久先生做客我校人文论坛,作题为《我心目中的黔学》的黔学论坛首场专题讲座。讲座由文法学院副院长杨经华教授主持,我校200余名师生到达现场聆听学习。

顾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黔学的内涵和外延。一是黔学与国学一一概念界定,顾先生认为将黔学研究界定为“贵州的传统文化研究”更有价值意义。二是贵州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存智慧一一适应并改造自然以生存,抱团取暖的方式,日常行为的整饬,如何心安理得的。顾久重点讲述了贵州人的生存之道,他分别从谋生、组织、习俗、心态四个方面表达了贵州人“抱团”生存的结构、模式与智慧。三是大群体与小群体之别。顾久指出,大群体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它表达的是走出大山,担当天下,舍我其谁的思想。谈及此部分时,顾久先生讲述了东汉贵州儒学大家尹道真走出大山向儒学大师、经学家许慎求学的故事。而小群体还保存古老的仪式和节日,过着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耕“自洽自足”的生活形态,与自然和谐相处,敬天爱人,保存了人类的“天人合一”生存智慧。顾先生最后以诗一样的语言分享了苗族古歌《蝴蝶妈妈》里讲述人类起源的故事,从而突出“万物一体,天下一家”的主题。

在交流环节中,顾久先生亲切地解答了美学与黔学融合发展的问题、阳明心学、语言学研究拓展等问题。
最后,杨经华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指出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将以“黔学论坛”系列讲座为契机推动发掘、整理和深入研究黔学的目的意义及打算。同时希望广大师生立足于贵州这片古老的土地,扎扎实实、认真研究黔人历经千百万年积淀下来的这种敬畏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存智慧,推动黔学文化体系的建构,传播自强不息的贵州精神,为贵州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