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校团委 鄢星月 蒋欣怡 图文报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综合素质,7月以来,我校精心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余支实践队伍奔赴乡村、基层,在田野间践行初心,以黔行千村促振兴为重要指引,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思政铸魂,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我校“三下乡” 实践队的青年学子们背起行囊,将思政课堂从教室搬到田间地头、村寨院落,让 “行走的思政课” 在黔中大地的沃土生动开讲。校团委中心实践队走进台江县小河村,在猫坡红军井和红军长征路,通过实地探访、聆听讲解,追溯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队则深入修文县小箐镇,与当地党委班子座谈交流,从岩鹰山水库建设中 1.2 万群众肩挑背扛、各族协作的热血往事里,读懂 “战天斗地、团结同心” 的精神内涵,让思政教育与乡村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子在基层沃土中厚植家国情怀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年红色行” 党史教育实践团奔赴台江县施洞镇偏寨村,沿着红军长征步道重走长征路,在崎岖山路上体悟红军战士的坚韧意志;在军委纵队驻地旧址聆听革命故事,齐唱《映山红》,让红色精神在 “行走” 中具象化;应用经济学院实践队走进瓮安县猴场镇,在猴场会议会址开展红色实践活动,在重温革命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经济学院、国际学院来到施洞镇岗党略村,循着长征足迹,在革命遗址前重温入党誓词,于红军故事里感悟初心,让长征精神成为锤炼党性的 “活教材”。“三下乡”期间,“行走的思政课” 让贵财学子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实践队学生纷纷表示,将在红色足迹中筑牢信仰之基,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专业赋能,共绘乡村振兴时代画卷
以“黔行千村促振兴”为重点的实践调研在本次“三下乡”中开展,各实践队怀揣赤子之心奔赴台江县小河村、方召村、东老村、交宫村、交密村、岗党略村、台拱街道北门湾社区、秀眉社区等15个村镇、社区以及三都县、修文县、瓮安县等地,以专业所长为笔、乡土大地为卷,用实际行动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校团委中心队在台江小河村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座谈、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调研,挖掘当地民族技艺的文化内涵,为当地民族技艺从原料采集到技艺传承、再到市场转化的完整脉络,为后续讲好小河村民族文化故事、推动非遗技艺可持续发展筑牢实证根基。现代康旅产业学院实践团深入乡村,结合当地生态资源与民俗文化,探索 “康养 + 旅游” 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实地考察乡村的自然景观、特色民宿及传统手工艺,为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康旅项目提供规划建议,助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大数据统计学院 “数说交密” 实践队走进交密小学,用数据可视化方式介绍交密村传统节日 “倒鱼节”,助力孩子们了解并传承本地文化;数学与统计学院实践团以“实践与问卷”模式深入花溪区高坡乡,为当地量身打造“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会计学院实践队立足“调研式”文化下乡,将专业所学与乡村需求相结合,从基层调研入手精准破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信息学院实践队以数字技术打通产业发展堵点,为当地特色产业升级装上“新引擎”;艺术学院、文学院、法学院与西密歇根学院则发挥专业特长,通过主题墙绘、情景剧演绎民间故事、诗歌朗诵、青春歌舞、法律知识普及等多元形式,让传统文化在青年实践中焕新传承,也让同心向党的精神深深扎根群众心中。




安全护航,筑牢基层防护坚实堡垒
安全是乡村发展的基石,为提升基层群众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各实践队于基层开展了全方位的安全知识普及行动。校团委中心实践队深入台江县社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居民普及防溺水、用火用电安全知识,为社区安全添砖加瓦。体育学院实践队主动请缨投身灾后重建的三都县,与当地群众和志愿者携手共治灾后重建垃圾清理工作,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经济学院实践队围绕禁毒防艾、金融反诈开展宣传,结合案例剖析诈骗手段,帮助村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APP,守护村民财产安全。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实践队在台江县,采用 摆摊设点、知识讲座等方式,普及汛期安全、消防知识、常见疾病预防等要点,排查居民家中安全隐患,切实提升了村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关爱传递,守护乡村未来希望之光
儿童是乡村的未来,为呵护乡村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精准帮扶,实践队聚焦乡村儿童和群众需求,开展多样化关爱暖心服务。校团委中心队、国际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开展 “花蕾护航 女童保护” 小课堂,通过互动、情景模拟等方式,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传递关爱与力量。现代康旅产业学院、管理与科学学院实践队走进乡村小学与幼儿园开展主题课堂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小游戏,提升小朋友的语言能力,感受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体育学院走进中和镇水龙民族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游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体育的种子;信息学院“心芽联萌” 实践团则化身 “安全引路人”,带来防性侵、防汛自救、防拐骗等实用课程,全方位守护乡村儿童的成长之路。




我校此次“三下乡”活动,百余支实践队伍以专业赋能乡村振兴,用行动筑牢安全防线,用关爱守护儿童成长,在广袤基层大地书写了青年学子扎根实践、服务人民的生动篇章。从民族文化传承到产业发展助力,从安全知识普及到儿童关爱帮扶,实践队们以知促行、以行践知,不仅为乡村注入了青春活力,更在服务中深化了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征程中的责任担当与使命坚守。
一审:刘正江
二审:杨兆瑞
三审:刘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