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学校首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贵财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贵财要闻 >正文

“数字赋能·城乡融合:迈向高质量与韧性的城乡未来学术交流会暨2025年贵州省城市科学研究年会”在我校召开

2025-11-10 20:29:40 浏览量:

本网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黎天睿 图文报道)2025年11月7日至11月9日,“数字赋能·城乡融合:迈向高质量与韧性的城乡未来学术交流会暨2025年贵州省城市科学研究年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会议以“数字赋能・城乡融合:迈向高质量与韧性的城乡未来”为主题,围绕数字技术与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韧性城市与基础设施工程管理创新、绿色转型与生态城市发展等四个方面展开交流讨论,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以及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紧扣贵州省委省政府“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提升学术平台服务城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服务贵州省“强省会”行动和乡村振兴主战略主定位,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和特色城镇化建设。

会议由贵州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和我校共同举办,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并得到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大力支持。





8日上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魏媛教授主持开幕式。



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震教授、贵州省城市科学研究会会长,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朱文月分别致辞。



随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胡张林宣布本次会议正式开幕。



开幕式后,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贵州省土地学会副会长,正高级工程师敬鹏主持上半场主旨报告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尚武教授作了题为“从中长期视角对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的思考”的报告。他从中长期视角解析乡村发展战略,系统梳理了城乡关系演变规律,提出“以县域为单元推进城乡要素融合、以数字技术重构乡村价值网络”的创新路径,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框架。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何宝杰教授以“热韧性城市规划设计”为题,结合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现实挑战,深入阐释了“气候适应性设计”在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建筑技术等领域的应用逻辑,提出“监测-评估-预警-优化”的全周期韧性提升机制,并以成渝地区实践案例为例,展示了通过城市通风廊道、蓝绿空间系统、海绵城市技术组合增强城市热环境调节能力的具体方案。




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余压芳教授作了题为“贵州传统村落系统性保护的思考”的报告,她深入分析传统村落系统性保护。提出“活态传承、有机更新”的保护理念,强调需在保护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植入现代服务功能与数字技术手段,推动传统村落从“静态保护”向“动态发展”转型,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



贵州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赵玉奇主持下半场主旨报告会。





贵州华臻规划勘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建筑工程师/执行董事、总经理兰瑜作题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数智化转型”的报告,分享了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转型经验,并围绕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转型,详细介绍了“数据驱动-智能研判-动态治理”的技术赋能体系,重点展示了GIS空间分析、数字孪生、AI辅助决策等技术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用途管制、规划实施评估中的创新应用,强调需通过“一张蓝图”整合多规数据,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的智慧规划管理平台,提升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魏媛教授作题为“智慧城市研究的热点议题及发展态势——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的报告,她基于可视化分析,解读智慧城市研究热点与趋势,解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瓶颈与突破方向,并结合贵州“中国数谷”建设实践,提出“因地制宜、需求导向”的智慧化发展路径。





“数字技术与城乡融合发展”专题论坛8日下午在文津报告厅举行,会议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李亮副教授主持,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一院总规划师杨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韦仕川教授担任点评嘉宾,来自湖南科技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及我校的14位学者做了报告分享,围绕数字经济对农业碳减排、城乡协商民主赋能基层治理等前沿话题分享见解,深入剖析数字技术在城乡融合中的驱动作用与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题论坛于11月8日下午在文正楼102举行。会议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梁龙教授主持,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赵桂慎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周丕东教授担任点评嘉宾。来自重庆工商大学、贵州大学、铜仁学院及我校的15位学者做了专题报告,从社会组织赋能、合作社促进农产品销售等多维度,探讨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策略,为贵州乡村发展提供新思路。




韧性城市与基础设施工程管理创新”专题论坛于11月8日下午在文正楼107举行,会议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志华教授主持,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赵玉奇,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郭菲菲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15位参会学者结合山东、西安等地案例,分享韧性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创新模式,助力提升城市应对风险的能力,探讨了如何通过智能化管理和创新建设模式,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韧性和可靠性,提高城市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绿色转型与生态城市发展”专题论坛于8日下午在文正楼108举行,会议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赵蕾副教授主持,贵州华臻规划勘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兰瑜,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贺祥教授担任点评嘉宾。怀化学院王友云教授等15位专家从政策差异、生态补偿效率等角度,探讨绿色转型与生态城市发展的路径,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



“数字赋能·城乡融合:迈向高质量与韧性的城乡未来学术交流会暨2025年贵州省城市科学研究年会”汇聚了20余名专家学者,分享学术前沿和创新实践成果。会议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参会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和深入讨论,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为城乡发展迈向高质量与韧性的新未来注入新动能,为城乡人才培养作出新贡献,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一审:刘正江

二审:刘文婷

三审:雍新艳



  • 春天的贵财
  • 春暖花开
  • 最美四月:花开校园
  • 旗杆
  • 院士墙
  • 图书馆
  • 校园风光
  • 贵财校门
  • 校园一角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Copyright @ 2017  贵州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党委宣传部网络信息管理科          
校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学城     邮编: 550025     黔ICP备11002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