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学校首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校园快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快讯 >正文

工商管理学院第21期工商管理论坛举行

2025-11-12 11:04:40 浏览量:

本网讯:(工商管理学院 周吉芬 图文报道)近日,工商管理学院举行第21期工商管理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武亚军博士作主题为“入世式学术驱动本土管理知识创新——以华为业务领先模型为例”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任廷海博士主持,50余名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武亚军博士指出,管理知识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企业、工厂等社会系统的实践,另一方面源于大学、研究所等科学系统的研究。二者并非割裂,而是通过互补、互动与转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体现出“阴阳模型”所强调的对立统一关系。知识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中不断升华与发展。




武亚军博士进一步介绍了知识生产的四个象限:波尔象限(基础研究)、爱迪生象限(技术发明)、巴斯德象限(科学深度与实际应用并重)以及斯隆象限(实践记录与经验传承)。他强调,商学院的知识理想范式应属于巴斯德象限,既追求理论深度,也注重现实影响。在构建本土管理理论方面,武亚军博士以“家长式领导”为例,指出应立足中国本土现象,融合文史哲传统,深入具体情境进行理论建构,而非简单的移植西方模型。

武亚军博士提出了“入世式学术”理念,倡导研究者与实践者、利益相关者深度互动,整合多元视角以形成科学共识。他为大家介绍了四种入世模式,即基本科学、共同生产、政策/设计科学、行动研究,并指出后两者在推动实践变革方面介入更深。以华为研究为例,他具体阐述了入世学术的落地方式:包括战略与产权的客观分析、与顾问共同编撰管理著作、提出H理论指导战略、参与企业治理准则设计等。此外,华为在引进IBM的BLM模型基础上,创新形成“华为不乱摸模型”,加入“考核与价值分配”与“产权与内部治理”要素,体现出本土化创新的逻辑与路径。



武亚军强调,实证研究并非唯一范式,本土理论的构建更需要依赖案例研究、入世式学术、解释主义等方法。他鼓励师生学习哈佛大学“实践—理论—再实践”的知识循环模式,将研究扎根于真实问题,实现从工具方法到文化哲学的多层次知识贯通。

讲座尾声,武亚军鼓励青年学者培养独立思考与拓荒精神。他指出,真正的学术创新不是对现有研究的微小改进,而是系统性的思想突破,这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也离不开长期深入企业的沉浸式研究。本次讲座为师生提供了研究方法与理论构建的新视角,武亚军以生动的案例、清晰的逻辑与前瞻的见解,展示了实验方法与入世学术在推动管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研究与实践的协同创新树立了典范。


一审:刘正江

二审:刘文婷

三审:雍新艳



  • 春天的贵财
  • 春暖花开
  • 最美四月:花开校园
  • 旗杆
  • 院士墙
  • 图书馆
  • 校园风光
  • 贵财校门
  • 校园一角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Copyright @ 2017  贵州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党委宣传部网络信息管理科          
校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学城     邮编: 550025     黔ICP备11002389号